开云登陆入口 - 2024年印度羽毛球比赛回放观看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张洋乘机遭遇急病,先后与南航、首都机场及北京999急救中心发生纠葛。南航和机场均采取措施赢得张洋谅解,但对999北京急救中心的质疑却引起了该中心的不满。日前北京999急救中心发布2000余字声明,强调整个急救过程规范,并指责张洋发文“影响社会稳定”。
事实究竟如何,以及对急救过程如何进行专业公正的评价,包括999急救中心是否存在故意把患者转入“自己经营的医院”,自有专业人士和相关机构调查得出结论。平心而论,如果调查和监督仍然停留在北京市卫生局系统内的,民众对这个未知的未来结论存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单就999北京急救中心这篇声明看,态度倨傲,推卸责任,恶意栽赃甚至恐吓的意图明显,作为把握资源的公共服务机构,这个声明更像是一篇企业的公关营销稿。红会名声欠佳,所属急救中心竟也如此不堪。
在累计2000多字符的声明中,999急救中心先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999北京急救中心的光辉历史。包括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际组织的嘉奖。这一段自我开云平台肯定和标榜,从读者的角度看,更像是直接从宣传资料上复制下来的。
然后的150余字体现了“领导关注”的内容,强调了事件“自我调查”的态度。关于调查过程,从张洋的微博上看似有过电话沟通而非单向调查。
然后是调查后的过程叙述。关于过程部分强调了全程规范无过错,但对张洋博文中披露的“究竟谁该把患者扶下舷梯”的话题并未提及,也并未回答该送哪家医院,以及从首都机场医院转院后所送医院是否同999急救中心有利益关系的问题。此部分多处细节引起了张洋的质疑。
结论部分,原文称“针对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所以急诊抢救中心对患者的检查是恰当的,也是符合诊疗规范的。”而接下来的对患者的指责则是熟悉的口吻。“当前是法治社会,对同一事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应当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不应该误导社会舆论,加剧医患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寥寥数语,把张洋通过合法自媒体发布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上升到了“误导社会舆论,加剧医患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层面上。
如此恶意引导,有明显的栽赃倾向,意图把一个普通患者通过自媒体发布的对服务机构的质疑定义为“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其心何其险恶?恫吓之意昭然。
应当说,这是一篇危机公关的下乘之作,而其文字中透出的倨傲冷漠和阴险令人厌恶,这是一个承担着治病救人重大责任的社会机构,如何能让民众放心?
(以上评论来自:醉折花枝)
附北京999急救中心的声明:
999急救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与“120”共同承担了北京市民日常急救任务,目前急救工作量占全市急救任务的50%,为城市的安全和市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际人道主义组织,999在做好城市医疗急救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先后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救援中成绩突出,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2013年作为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赴菲律宾参与国际救援,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国争光。999作为首都红十字救援机构,主动承担重大国事、要事、赛事的医疗急救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大庆、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9.3阅兵等重大活动医疗急救保障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急救需求的提高,率先在全国开展专业航空医疗救援,实现空中与地面、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的空地一体化救援模式,为推动我国医疗急救现代化迈出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步伐。作为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在积极应对传统危机的同时,遵循国际人道法,按照国际惯例,999在应对非传统危机中,积极发挥着人道主义组织独特的作用,已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南航事件发生后北京市红十字会及999相关领导密切关注,市红十字会领导要求999积极配合市卫计委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调查。999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公众负责的态度,认真调取、核实有关资料,询问当事人员,还原了事件经过。首先向患者张洋表示慰问,祝早日康复。其次,对所有热心关注999的公众及网民们表示感谢。
2015年11月9日12时07分, 999指挥中心接到首都机场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报警,一位腹痛患者转院需使用救护车,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就近救护车赶往现场,在去往首都机场急救中心途中,车组人员与患者电话取得联系,了解病情,同时讯问患者转诊哪家医院,患者表示自己是外地人,不知道去哪家医院,未明确转诊医院。救护车组人员12时21分到达首都机场急救中心急诊大厅,当时患者张洋看到急救人员问“是不是接他的”,急救人员与患者核实信息后明确任务对象,随即与首都机场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进行交接,几分钟后999急救人员与首都机场急救中心的保安共同将患者张洋扶上救护车离开。
在救护车上,患者张洋问“去协和还是朝阳医院”, 因999急救人员已接到指挥中心通报11月9日09时59分协和医院医务处来电请求的通知(内容为:“我们急诊爆满,麻烦您帮我们协调一下,减减压。”)。由于恰逢周一,急救人员及时通过手机查阅高德地图,通往朝阳医院、协和医院的道路交通拥堵,转诊时间较长,同时患者无家属陪同且行动不便,无人陪同挂号和协助检查,按照就近、就急、就能力和遵照患方意愿转诊原则,建议其转诊急诊抢救中心并征求患者张洋的意见。(根据百度地图搜索证明相同时段首都机场急救中心至协和医院、朝阳医院、急诊抢救中心,虽然到急诊抢救中心比其他两家医院远几公里,但时间最短)张洋表示同意。随后急救车组上报999指挥中心开辟接诊绿色通道。转运途中患者张洋与多位朋友电话联系后再次向救护车医生明确转诊至急诊抢救中心,并签字确认。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密切观察病情,随时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并不断安抚患者。
患者于13:00到达急诊抢救中心,急诊科根据指挥中心开辟绿色通道的通知,提前安排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到达急诊后立即给予了吸氧、心电监护、询问病情、查体,医护人员为其挂号并协助患者陪同进行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回报后,请普外科、内科主任联合会诊,初步诊断:腹痛原因待查,不完全肠梗阻不除外。对患者进行禁食水、补液、甘油灌肠、下胃管行胃肠减压等治疗后,患者排便一次。
根据会诊意见:患者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肠鸣音存在,无气过水声。结合辅助检查,排除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胃肠穿孔及内科疾病,考虑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建议收住院进一步治疗,必要时手术开腹探查。但随后患者不配合治疗,自行拔出胃管,多次强烈要求注射止痛针,一再干扰医生对病情的诊治。根据患者所述症状与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不相符时,会考虑少见病、疑难病,包括再次追问特殊既往史,如吸毒史等,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在诊治过程中,患者朋友到达急诊抢救中心,医生将患者张洋病情向其朋友详细告知,其朋友与患者商量后要求转院,并拨打999急救电话,于15时43分将患者转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针对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所以急诊抢救中心对患者的检查是恰当的,也是符合诊疗规范的。
如果患者张洋对999的处置过程有异议,存在医患矛盾,应当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解决,我们相信法律会对该事件作出客观的评判。当前是法治社会,对同一事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应当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不应该误导社会舆论,加剧医患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我们通过该事件也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卫计委、市红十字会的要求,继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北京市人大院前急救条例立法,建议进一步依法和规范完善北京市院前急救体系,在充分发挥政府医疗急救主体作用的同时,重视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作用。
针对目前北京特大型城市医疗急救新期盼、新要求的实际,借鉴国外医疗急救经验和做法,建议将接诊任务按紧急和非紧急进行分别区分调派,以发挥120和999的各自优势,共同编织城市医疗急救网络,满足各类医疗急救需求,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急救服务。
针对999急救的回应,@一个有点儿理想的记者发出长微博进行回应。
附: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张洋的回应
晚上十点多看了某媒体记者转来的999急救相关声明。逼得我不得不连夜回应一下。
1,首先感谢999如实的证明了我叙述的基本事实,无论是机场医院的转诊,不送我去朝阳和协和等上级三甲医院,包括认为我吸毒。
2,关于不送我去朝阳协和,999急救唯一的证据是9点59分的一个协和医院来的信息,说协和急诊量大。我暂且不去怀疑到底有无这条信息。
我想说,我转诊是在12点半左右,999急救以两个半小时前的单一一家医院过期信息,无视最近的安贞,中日友好,地坛,朝阳等一系列三甲医院,甚至路遇解放军306医院而不入,把我准确的投递到自己经营的急救中心,我不知该如何理解。
再有,999回避了急救医生说朝阳和协和挂不上号的原话,不知为何。期待精彩的解释。
3,首都机场医院急诊室主任明确说,我的病有可能是胃穿孔,应该转上级医院,不知999急救如何把自己的医院理解为同级机场医院的上级医院。也不知急救车医生是如何跟机场医院医生交接的。
4,在诊疗过程中,提出我不配合治疗,我想请999详细解释一下,我都有哪些不配合治疗了?麻烦详解。
至于拔下胃管,我早在前面的长博文里明确说明过,这是因为我当时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检查,痛不欲生但999医生毫无办法。而那时身边没医生理我,我痛苦的叫喊,要求医生立即做进一步治疗。
而这位999的医生,见我惨状之后,却第二次强硬的问我,是不是想吸毒,我无法理解。
至于喊着打止痛针,对于当时的我,别说打止痛针,只要能止痛,你开云大陆打我一枪都行。难道999急救中心判断病人是否吸毒就是以病人喊痛打针来确定?医学对吸毒有多种明确的诊断方式,对此,已有多位相关医学界人士做了详解,我作为外行,不再多说。
5、999急救中心原文:“如果患者张洋对999的处置过程有异议,存在医患矛盾,应当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解决,我们相信法律会对该事件作出客观的评判。当前是法治社会,对同一事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应当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不应该误导社会舆论,加剧医患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我们通过该事件也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卫计委、市红十字会的要求,继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的阐述:首先我是依法向北京市卫计委投诉,不晓得这算不算法律途径。其次,麻烦问一下,我们基本的事实都是一致的,不知那里误导了社会舆论。贵急救中心历年来在北京市民心中攒下“良好”口碑,是我误导的么?
本人作为记者,一直致力于缓解医患矛盾,尤其本次事件中,本人和众多医生和谐交流,成为挚友,从无鼓动医闹。难得众多医学界专家学者大V,在一起事件中理性交流,为患者所想,为急救体系出现的问题建言献策,难道这是加剧医患矛盾?
最后一句说我影响社会稳定,请问哪里不稳定了?麻烦具体向北京市公安部门反应。究竟是你开云网站们不稳定还是社会不稳定?请勿偷换概念。
6,999急救中心若是真正的公正的调查,至少应与我联系并详细问询情况,但是在我最近一周里,999急救没有一次与我联系,没有一次向我了解细节情况。
这种自己跟自家兄弟开了两天会,就得出个调查结果,请问,公正吗?
最后要说,今晚太累了,麻烦999急救中心再发声明,请考虑我作为患者的作息时间,尽量在上午或下午。
希望我跟999急救中心的这起纠纷,能成为法治社会的一个范例,不扣帽子,理性表达,真实的用良心对待自己说的每句话。希望999急救中心与我本人,携起手来,肩并肩,共同为院前急救的改良,为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事件回顾:南航被耽误病情乘客状告999急救中心并索赔
11月26日消息,南航被耽误病情乘客再次在微博账号发表声明,表示将向北京市卫计委投诉及向999急救并索赔。声明称999急救车欺骗患者,以朝阳医院和协和医院挂不上号为名,不顾患者病情,将重急病的本人强行送往999急救中心,全名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涉嫌利益输送。
一个记者向北京市卫计委投诉及向999急救索赔的声明
1,向北京市卫计委投诉,999急救车欺骗患者,以朝阳医院和协和医院挂不上号为名(急诊重症不存在不能挂号问题),不顾患者病情,将重急病的本人强行送往999急救中心,全名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涉嫌利益输送。
2,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该急救中心先后给记者做了ct片,b超,腹平片,验血,验尿,血压,开塞露,胃管,心脏监护,输液,等等一系列检查后,最终却判断本人吸毒骗杜冷丁可能最大。此举涉嫌医疗水平低下,并对重病濒临死亡的本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
3,在本人病情危急,并且999急救中心束手无策无法确诊之时,仍不安排主动转诊,直至本人自行求助朋友才转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疗,此举漠视患者病情,涉嫌渎职犯罪。
4,本人在南航及首都机场医院主动道歉,并愿意主动赔偿的情况下,主动放弃赔偿。实因两者之责任有体系不健全因素,并无主观谋财害命之嫌。机场急救体系若能因我放弃个人利益,加快补漏哪怕一分一秒,公众都将是最大受益者,本人心甘情愿。
而999急救中心严重侵害患者利益,危及患者生命,本人依法索赔后郑重承诺:绝不捐给任何人或某十字会机构,完全用于个人娱乐消费(非吸毒)。
声明人: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编后话:本人已在北京卫计委官方微博私信留言,并留下个人联络方式,今日将致电北京卫计委。希望首善之区的卫生部门,能够迅速调查此事,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并及时满足本人合理合法的娱乐消费要求。
关于999急救中心,再来看一篇网友的分析。
南航机场急救门:真正恶劣的是后来的事…
大脸撑在小胸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经历的机场急救事件,我持续关注到现在,算是搞明白了~
其实现在看来,南航和机场的责任都有限:
第一,就机组来说,不能擅自打开机舱,这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机组和机场双方的衔接,机组有没有跟机场充分沟通?机场有没有充分意识到病人的紧急情况?病人疼得要死还在飞机上多等了50分钟,眼睁睁看着救护车近在眼前而不能上——这50分钟是不是非等不可?
第二,机组跟急救扯皮,谁也不抬病人下飞机,病人最好只好强忍疼痛自己爬下飞机。当然了,严格来说,也许的确没有硬性规定说谁必须抬病人下飞机,你不抬也没有违规,但在这种情景下,未免让人觉得冷漠、悲凉。
以上问题其实不是关键,真正恶劣的是后来的事——可惜,后面这部分在传播最广的第一篇长微博里却没有详细写出,陆续出的几篇长微博讲得比较清楚,但转发量都远不及第一篇。
后来这位记者被送到首都机场医院,在机场医院就做了些检查,判断说病情复杂,他们处理不了,建议去更大的医院,推荐朝阳医院和协和医院。然后就叫了999急救。
999急救车骗这位记者,说朝阳和协和挂不上号,强行把他送到远在清河的999急救中心。到了以后,把在机场医院已经做过的检查又重新做一遍,然后来了个主任,判断他是吸毒。记者在腹内疝的剧烈疼痛之下大叫“医生救救我,救救我”,而那个主任态度生硬地说“你是不是想吸毒!告诉你,我这里骗吸毒的多的是……”
后来记者的同事来了,担保记者没有吸毒,要转院。999急救中心还说要再做检查,怀疑是胰腺炎,总之就是不给转。
在999急救中心耗费了几个小时,后来记者都昏迷了!所幸在他昏迷前,给他的两位医生朋友@烧伤超人阿宝 和@白衣山猫 打了求救电话。他们直接电话要求999急救中心立即转院。最后终于联系送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火速进了手术室。后来医生说这真是“九死一生”,如果再耽搁,就要肠穿孔、腹腔感染了。
看完这几篇长微博,我真是震惊!在事件刚开始时,骂南航和机场的很多,没想到最坏的其实是后面这个999急救!
我以前一直以为,急救就是120,还一直以为120就是医院的一部分。这次通过这件事我也好好学习了一下,算是搞明白了,999和120都属于“院前抢救”系统,跟医院是互相独立的。999是北京市红十字会的,120是北京市急救中心的。
我看评论里,很多人骂999,说亲身经历,它一贯就如此,不管你什么病、多紧急,车来了以后就是执意拉到清河的999急救中心,中途路过多少三甲医院也不停。我就奇怪,这么多年,相信也有不少投诉,怎么它就能屹立不倒?
而且这件事爆出以后,南航和机场都纷纷道歉,唯有999急救中心无动于衷,仿佛有金刚护体、置身事外。
后来这位记者去北京市红十字会投诉,对方给记者两个选择:第一,平邮写信(请注意还不能email)寄给他们,静等答复;第二,领导在开会,现在不敢打电话发短信,等下午两点以后再跟领导汇报……
这种又倨傲、又敷衍、又顽固的态度,真是跃然纸上,我真不知道这个999急救中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现在这位记者已经到卫计委投诉,我强烈支持!身为院前抢救系统,无视病人的紧急需求,强行送自己的急救中心,在诊断错误、无法抢救的情况下就是不给转院……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我相信这鬼地方出这些破事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不知道过去有多少人受骗上当,也不知道他们以前是怎么摆平的?这次希望一定要彻查到底!
另外,还有一点,其实这件事里,要说挽救记者生命的关键,那还得是他认识医生朋友啊!
我也不想说什么太露骨的话,我就想问,如果是个普通的大头百姓,不认识任何医生朋友,那进了999急救中心还出得来吗?估计真在999急救中心给耽误成肠穿孔了,老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之后呢?也没人来给你分析病情,没人来给你出谋划策,自己也搞不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投诉也没人搭理,最后也就自认倒霉、不了了之了吧?真是想想都心酸。
所以,这位记者,虽然倒霉到家,还是有两点幸运:第一,认识医生朋友,关键时候能逃离999,转院做了手术;第二,自己是记者,有话语权,过去积累了人脉,事后能引发广泛关注。
如果没有这两点,如果只是个普通人,那他可能真挂了,而我们也无从知道这件事。这才是最最最最可怜的!
这周都在关注这件事,越看越生气。希望这件事,不会像那些转瞬即逝的新闻一样不了了之,希望相关部门对999急救系统有彻底的调查结果公布,也希望有严肃新闻媒体来深入跟进和报道。
最新消息:
南航“急救门”当事人:999已道歉并愿意赔偿
在11月9日乘坐南航CZ6101次航班时突发急症的张先生今日(11月28日)下午告诉新京报记者,昨晚,他接到北京999急救中心的电话,对方表示道歉并愿意赔偿。记者询问了北京市红十字会,相关人员表示等事情调查清楚后会向社会回应。
张先生介绍,昨晚他接到北京的电话,一男子在电话里代表999急救中心的负责人向他表示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他告诉我他们的领导都在美国,昨天已改签了机票,预计今晚会抵达北京,将开会解决这个事情。”
记者询问了北京999急救中心的上级主管单位北京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999急救中心确是北京市红十字会下属的事业单位,目前市红会对此事还在调查当中,调查清楚后会向社会回应。
附:南航CZ6101--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
我是一名有着12年新闻经历的记者,11月9号,当我乘坐早八点的南航CZ6101次航班前往北京采访时,我经历了生死的一刻,十五小时后的紧急手术,取出了一段长0.8米的坏死小肠,让我活了命。如今我已出院拆线康复中。
当回想起那一天的点点滴滴,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很多夸奖飞机上如何高效救人的新闻,都是骗人的。
11月9号早7点,我在沈阳桃仙机场经过安检后,开始准备登机,登机前我吃了一小桶碗面,一块小蛋糕,几小袋一只装的杏肉。
起飞
7点40分左右登机后,原定8点起飞,但是大约晚点了20多分钟。
起飞后大约5分钟,我开始肛门部位抽搐疼,类似于岔气,但又有点不一样。我忍不住后站起来走到最后一排,但是仍然没有缓解。随即两次去厕所蹲了许久,但是疼痛越来越严重。
大约9点左右,也就是起飞40分钟后,我第一次向空姐求助,口述自己起飞后肚疼不止,无排便感,空姐表示这很正常,是气压问题,他们也常遇到。
病情加重
大约9点20,我已经疼的坐立不安,浑身虚汗。我自己心里感觉到,这绝不是普通的肚子疼,来的非常凶险,而且我的行动力随着疼痛下降的很快。
我立即向空姐再次求助,我说必须叫一台救护车了,空姐此时也意识到我不是普通病症,立即联系机长,随即告诉我,机场已经叫好救护车。空姐向我强调一点,机场的医生是收费的,问我可以吗?我有气无力的说:当然可以。
截止到目前,一切都是命运,我不怪任何人,虽然空姐开始并未太重视我的病情,但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直到飞机落地时,我心里觉得,难熬的时刻终于结束了,可是,劫难才刚开始!
跟时间赛跑?
飞机于9点50分落地,但是滑行后迟迟不开舱门,当时我已经浑身汗水湿透,口干舌燥却还喝不下水,两名空姐搀扶着我来到飞机的第一排,他们告诉我,急救车已经在外等着我了。我把电话留给了空姐,告诉她我的托运行李没法取了。我说我是单身乘客,没家属在身边。
但是,飞机舱门迟迟不开,迟迟不开,我勉强抬起头,看到救护车就在十米之外,我疼痛每隔十分钟就会加剧一次!
竟然!竟然!飞机降落后接近50分钟,舱门才打开!那些为了救乘客急症迫降的新闻是不是真的?到了我的身上,竟然降落了愣是不开门。给出的理由是塔台没给信息。
我不觉得自己的命比别人贵,我也没有影响任何人,或者占用任何人的时间。我想说,如果是心脏病的急救病人,这耽搁的几十分钟,岂不是就错过了最佳急救时期!直至目前,南航没有跟我有过任何联络,也没人向我解释。
悲凉!
大约10点半多,飞机舱门终于打开,两名急救车医生上了飞机,一男一女。男医生摸我的肚子几下,问我哪里疼,我配合着回答。当所有乘客都离开飞机后,我面临了一个问题,我下不去飞机!急救人员根本就没带担架上来,也没人肯背我或者抬我下去。
我疼痛的跪在第一排地上,没人扶我。我身后,急救车医生和空姐以及机长吵成一团,互相埋怨着谁该把我送下飞机,谁该负责。
医生:你们就应该把乘客送下去。
南航:叫你们是来干嘛的?你们不抬谁抬?
医生:外面旋梯全是冰,摔着了算谁的?
南航:那你们说怎么办,叫升降机起码还得半小时。你们急救车太不负责了。
医生:我们不负责?这些事儿就不是我们的事儿。
我操!我真心的操了!他们对骂差点没打起来,这期间竟然没人理我了!我心理清楚,命是自己的,我死了就算索赔了,够我儿子闺女上学么?我大喊了一声!我自己下去!
“哎呀先生您小心啊”
“哎呀您能行吗?”
“哎呀你得注意啊特别滑!”
我下旋梯时,吵架的声音瞬间变成了身后声声温馨的关怀,但是,身后没人扶我一把!一个人都没有!我是半蹲半爬下的梯子,宽敞的两边站满了身穿深蓝色制服的清洁人员,但是,身边没人扶我一把!
当我一步一步下到飞机下面,救护车那位跟我说了一句差点没把我气死,他说先生你能不能自己爬上去,我们这个担架卡着抬下来特别费劲,我冲他摆了摆手,自己歪着身体,爬上了救护车!
那些新闻,真都是假的!
救护车上
上了救护车,那位跟南航吵这一架显然是气愤未平!不停的跟我说,就该他们给您抬下来,太不负责任了。整个救护车上近半小时,这位仁兄至少跟我骂了十次南航,没完没了。
您自己一个人吗?我说是
您不需要南航派个人来陪护您吗?
我说能来最好,我身体很难动了。
嘎吱!一声刹车,救护车停了!
“哎那个总台啊,这位病人强烈要求南航派个人过来跟他一起就医,强烈要求,这位病人对南航很不满意!”
我说:你停车干嘛?
他说:我得等着南航派人啊,我们要是走了他们就不一定能派人了。
我说:我得救命,他愿意派就派,不派拉倒。
“成!那听您的”
急救车又开动了。
“您去哪个医院啊?”
“最近最好的医院,能治我病的”
“最近的就是首都机场医院了,不是大医院,但是您十有八九是急性阑尾炎,他们治没问题”
我说: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他说:那听您的,但是我们车进不了市内!
我无语!机场医院!
又过了十分钟,急救车接到电话,南航不肯派人来。
悲凉
到了首都机场医院,我身边没有任何人,我疼的嚎叫不已,到了医院后,救护车的人叫我结账,我努力着勉强的掏出钱包,随手抽出一沓钱,我说你们自己拿,麻烦帮我挂号交个费。
整个首都医院诊疗过程,大约将近两千的各种检查费,我都是闭着眼睛掏钱请人帮交。此时我的手机在耳边不停的响,我接不了电话。
一位医生告诉我,由于肠梗阻,肠内产生的一些毒素会渗入到血液,我的半昏迷和无意识,就是产生于此。
由于此时已经是中午,大部分医生都去吃饭了,冷清的急诊大厅一度空无一人,负责我的医生喊不到人推车带我去检查。我躺在急诊室门前冰冷的床上,头上枕着我的手拎包,等待着,命运给我的下一步安排。
尾声
这是我15小时生死旅程的三分之一,8小时后,我被推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那时身边已经有了两位同事,还有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专家--烧伤超人阿宝(11月5号在一起医暴事件中被揍成“骨折超人阿宝”)。进手术室前,我的同事说,我的头部已经肿的像猪头一般,浑身湿透数次。
但我那时不感到孤单了,就算离开这个世界,我身边也是有人在,有四处正在急速奔着北京来的亲人来。
我不知该对南航说点什么了,有些无力感。也不知该对第一辆救护车说什么了?有些悲凉感。
幸好我还活着,我才可以告诉你们,我遭遇了什么。
3条评论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
发表评论